2023-06-28 15:09:09
■雷建梅
整治農村高價彩禮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,是一項需要耐心和韌性的慢功夫。一方面要結合農村地區(qū)的具體情況,因地制宜、因事施策,讓彩禮為幸?;橐鲈錾?,而不是成為年輕人婚戀的沉重包袱;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引導,讓更多農村家庭接受認同婚姻新風。
彩禮民俗在我國由來已久,是男方家庭用來表達感情和禮節(jié)的載體,承載著父母對新人的支持與祝福。具體到彩禮數額上,不論是前文男子口中的28.8萬元,還是通告中引發(fā)爭議的6萬元,哪個數目是合適的,實際上并沒有標準答案,而是與家庭的能力和意愿有關。如果男方家庭經濟條件好、負擔得起,雙方家庭協(xié)商一致,多給點彩禮錢能讓雙方皆大歡喜,這無可厚非。但是如果彩禮金額超出了家庭承受能力,甚至讓男方家庭背上沉重負擔,顯然就變了形、走了樣?,F實中,一些地方曾出現過因彩禮談不攏導致婚事沒辦成的例子,也有農村家庭東拼西湊支付了彩禮,到頭來卻因婚后經濟負擔重,影響夫妻之間的和睦,著實可嘆可惜。所以,部分農村適婚青年“談彩禮色變”,網絡上也不時出現“給高價彩禮降降溫”的呼聲。
在整治高價彩禮問題上,許多地方多年來持續(xù)采取行動,也取得了一定成效。例如前文里大學生在信中提到的縣城,就曾發(fā)布“治理高價彩禮,推動移風易俗”倡議書,并在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建立了婚戀服務站,多次策劃舉辦集體婚禮和單身青年聯(lián)誼活動。然而無論是“男生寫信給縣長求整治高價彩禮”,還是飽受爭議的“6萬元限高令”,都再一次說明,整治農村高價彩禮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,是一項需要耐心和韌性的慢功夫,并非靠地方召開幾次倡導會、發(fā)布一些文件通告、限制彩禮最高金額就能徹底解決問題。長久來看,相關部門一方面要結合農村地區(qū)的具體情況,因地制宜、因事施策,讓彩禮為幸?;橐鲈錾皇浅蔀槟贻p人婚戀的沉重包袱;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引導,讓更多農村家庭接受認同婚姻新風。
現實中,不少地方已經探索出了一些針對性強、可供借鑒的好經驗。比如,抓住黨員干部等“關鍵少數”,為農民群眾樹立榜樣,發(fā)揮好鄉(xiāng)村理事會的作用,細化落實村規(guī)民約等。還有一些“詩外功夫”也有一定啟發(fā)性,有的地方村委會主動了解本村未婚青年的婚戀需求,幫符合條件的適婚青年牽線搭橋,并借此機會引導雙方家庭正確看待彩禮,和和氣氣地商量出令雙方滿意的彩禮數額,成就了不少美滿姻緣;有地方倡議,適婚青年可用彩禮為父母購買養(yǎng)老保險或養(yǎng)老儲蓄,這既能讓女方家庭感到男方的誠意,也能減少女方父母養(yǎng)老的后顧之憂。此外,一些地方通過舉辦簡約大氣的麥田婚禮、國風婚禮,倡導婚事新辦,也讓更多農村家庭對文明新風有了直觀的體驗和感受。
彩禮民俗延續(xù)至今,變成了各地約定俗成的習慣。但不管怎么約定,都不能改變的是,彩禮從形式上代表的是男方娶親的儀式感和誠意,而這份誠意的衡量價值,與男方父母的實際承受能力有關,只要他們力所能及、誠意十足地給出這份祝福,不管禮金數額是多少,都是小兩口開啟新婚幸福生活的美好見證。也別忘了,未來日子還長,一份持久幸福的婚姻所需的不只是眼前的物質基礎,還有美好的感情,以及共同奮斗與彼此包容。